扫一扫,慧博手机终端下载!
位置:首页 >> 金融工程

研究报告:海通证券-FICC系列研究之十一:揭开“逆周期因子”的神秘面纱-180912

股票名称: 股票代码: 分享时间:2018-09-12 16:42:33
研报栏目: 金融工程 研报类型: (PDF) 研报作者: 冯佳睿,姚石
研报出处: 海通证券 研报页数: 19 页 推荐评级:
研报大小: 1,293 KB 分享者: dua****an 我要报错
如需数据加工服务,数据接口服务,请联系客服电话: 400-806-1866

【研究报告内容摘要】

投资要点:
本文主要探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和逆周期因子的形成机制,以及引入逆周期因子对市场的影响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【慧博投研资讯】
人民币中间价介绍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(慧博投研资讯)人民币中间价作为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重要的汇率参考指标,其形成机制在历史上经过了几度变迁,并于“811汇改”后逐渐公式化。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,央行屡次出手稳定汇率,并最终于8月24日重启逆周期因子。
人民币中间价模型。根据央行公告,我们解读、构建了中间价模型,并采用规划求解的方式进行参数优化。最终得到的中间价模型(不含逆周期因子)存在5个参数:分别为CFETS篮子权重、BIS篮子权重、SDR篮子权重、升值过滤系数和贬值过滤系数。回测结果分别为72%、10%、18%、70%和49%。即CTEFS篮子权重最高,贬值过滤系数较大,体现出人民币中间价挂钩一篮子和有一定抑制贬值倾向的现状。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较好,日均偏差在30个BP左右。
逆周期因子。逆周期因子存在2个参数:升值逆周期系数和贬值逆周期系数。回测结果分别-0.20和-0.39,即人民币贬值时逆周期因子抵消的市场供求变化更多,存在着一定的抑制贬值的倾向。根据历史数据,逆周期因子在启动时期日均调升33个BP,在重启时期日均调升50个BP,抑制贬值作用显著。
逆周期因子对市场的影响。逆周期因子对于缓解资本外流、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。但该因子仍需要结合整体的汇率背景进行分析,逆周期因子的重启并不代表着人民币汇率拐点的出现。
风险提示。市场系统性风险、模型失效风险、海外与国内市场结构差异风险。
 

推荐给朋友:
客服电话:400-806-1866     客服QQ:1223022    客服Email:hbzixun@126.com
Copyright@2002-2025 Microbell.com 备案序号:冀ICP备18028519号-11   
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,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,请联系我们,谢谢!
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06-1866 举报邮箱:hbzixun@126.com